建築風格

主題

九龍公園是一家大小遊玩的好地方,但其實公園中有一座軍事建築,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時至今日,它已被改建成香港文物探知館,以推廣普羅大眾對本地文化遺產的認識。

繼續閱讀
滘西村內有一座洪聖古廟,是村內唯一一座廟宇,至今已有不少於130年歷史,於2000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二千年文物古蹟保護獎」傑出項目獎,並於2002年被評為法定古蹟。

繼續閱讀
滘西洲是西貢最大的島嶼,建有香港唯一的公眾高爾夫球場。而這個島的另一端,有著一條人煙漸稀的客家村——滘西村。

繼續閱讀
早於1819年,《新安縣志》已經有記載牛池灣村,至今估計已有二百多年歷史。1866年,意大利一位傳教士繪畫的《新安縣全圖》中,於現今牛池灣的位置上標有「牛屎灣」,所以我們可推斷牛池灣在二百多年前已經出

繼續閱讀
樓高三層的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屬愛德華時期的新古典風格建築。大樓主要由花崗石和紅磚建成。其實新古典風格建築自18世紀中期已開始流行,該風格之建築主要受希臘以及羅馬古典風格啟發。

繼續閱讀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位於中環砲台里,早於1842年,首任港督砵甸乍命人於美利軍營旁的小山崗興建一座永久官邸以及陸上辦事處。在1917年改建工程完工後,便成了與現今外型相若的建築。

繼續閱讀
在舊牛奶公司搬遷後的七年後,藝穗會創辦人謝俊興租借該地一個月以舉辦藝穗節。而活動結束後,政府並沒計劃收回該建築,於是藝穗會便一直租用該場地至今。

繼續閱讀
1892年,舊牛奶公司倉庫落成。經過近百年的服務,牛奶公司於1982年遷出,而香港外國記者會於同年進駐北翼。

繼續閱讀
舊牛奶公司倉庫是一座四坡屋頂建築物,除採用愛德華式建築風格外,我們更可見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例如建築的圓形窗戶和飛簷等。

繼續閱讀
談起香港早期發展,牛奶公司在當時絕對佔一重要席位。而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2 號的舊牛奶公司倉庫對香港歷史更是重要標誌。

繼續閱讀
日前參與《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歷史體驗活動,從售票處接過一張舊式戲票後,彷彿置身半世紀前的皇都戲院。整個體驗過程中,昔日皇都的輝煌時期頓時重現眼前。

繼續閱讀
半步光,半步影,光影之間八十年古與今。屹立在元朗八鄉88年的江夏圍,現為三級歷史建築,當中建築的規模以至是造工的細膩程度,都是同類客家建築中的貝闕珠宮。

繼續閱讀
木球會原是英軍美利操場的一部分,於1851年改建成康樂設施,成立香港木球會。1923年,木球會內樓高兩層的會所建成。在日佔時期,會所甚至被用作舉行吊祭陣亡日軍活動之場地。

繼續閱讀
聖保羅堂揉合了哥德復興式和新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其正面可見的荷蘭式山牆(山牆意指由呈人字形屋頂所構成的牆壁)正是巴洛克風格之一。

繼續閱讀
聖公會建築群其中之一的聖保羅堂位於中環己連拿利1號,是一座聖公會教堂,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於2009年被列入一級歷史建築。

繼續閱讀
聖公會建築群是香港重要的宗教地標,四座建築均已被納入一級或二級歷史建築。聖公會作為對香港影響深遠的宗教團體,它究竟和香港有什麼淵源?

繼續閱讀
砵典乍街最初由皇后大道中一直向荷李活道鋪建。 由於該街道頗為陡直,因此用石塊鋪蓋地面,並且採用一塊凹下一塊凸起的設計,方便路人行走,更有利於雨水沿兩旁瀉走。

繼續閱讀
砵典乍街最初由皇后大道中一直向荷李活道鋪建。 由於該街道頗為陡直,因此用石塊鋪蓋地面,並且採用一塊凹下一塊凸起的設計,方便路人行走,更有利於雨水沿兩旁瀉走。

繼續閱讀
說九龍城是一塊寶地確實不為過,我們隨處可見歷史建築的蹤影。十九世紀末至戰後,九龍城區不斷發展。透過不同的歷史建築,我們可以一探基層華人當時的生活面貌。李基醫局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繼續閱讀
上篇就為大家介紹了皇后山印度廟的歷史背景,但這座外來宗教建築值得細說的不僅是它過去的歷史,其建築特色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繼續閱讀
早前和大家走訪過龍躍頭文物徑,介紹了一系列的傳統圍村以及中式建築,但其實在這個原居民開山立業的地區,也曾經有外來宗教建築的存在,在皇后山山上就曾經有一個以尼泊爾踞喀兵為主的駐港英軍軍營。

繼續閱讀
侯王廟新村在被拆卸後,僅剩下一間石屋(即石屋家園現址)。在2008年,政府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將石屋納入第二期的計劃中。當時,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最終選出永光鄰舍關懷服務有限公司活化石屋

繼續閱讀
石屋見證著上世紀中寮屋區的建築特色,它的規模更反映出二次大戰後基層百姓的生活百態。從現時已活化後的石屋家園,讓我們一同窺探當時的建築特色。

繼續閱讀
位於侯王廟新村 31-35號的石屋屬中式民居建築物,石屋大約興建於1941至1945年間。它是侯王廟新村僅存的建築。在八十至九十年代,何氏在侯王廟新村建起兩排屋宇,一共五個單位,供數戶人家居住。

繼續閱讀
每次路經九龍城衙前塱道,都會看到大和堂門口排著一條長長的人龍。陣陣的咖啡飄香的確非常吸引,但其實它的背後更有一段富人情味的故事。

繼續閱讀
雖然九龍城只是一個彈丸之地,但該區的歷史背景卻不容忽視,其實每隔一條街道便可留意到歷史建築的蹤跡。這次為大家介紹的是位於九龍仔嘉林邊道45-47號的伯特利神學院。

繼續閱讀
香港有不少街道都以歷任港督命名,如彌敦道、般咸道、砵典乍街等等,但少有發現這些道路的落成紀念碑。某天途經呈祥道,竟發現了這個紀念碑,而呈祥道的命名亦與香港某任港督有關。

繼續閱讀
松嶺鄧公祠為三進兩院式建築,是當地甚為重要的場所之一。公祠門前有對聯一副,意指祠堂座落於擁有五朵芙蓉之稱的龍山之下,而鄧族則起於江西的吉水縣

繼續閱讀
鄧氏後人在戰亂中拯救一名姓趙的孤兒,後來把她許配給兒子鄧自明。後來才發現,這位神秘的女子竟然正是宋室公主。

繼續閱讀
松嶺鄧公祠位於老圍與祠堂之間,大約建於1525年(公元十六世紀初),用以紀念開基祖鄧松嶺公,是當地鄧氏的宗祠。除此之外,它亦是粉嶺區內規模最大合利是最為悠久的祠堂。

繼續閱讀

相傳二次大戰時日本皇軍以索罟灣為軍港,其中有如「神風敢死隊」的特別攻擊隊挖掘山洞用來匿藏裝滿炸藥的快艇,伺機進行自殺式襲擊之用,故名「神風洞」。

繼續閱讀
龍虎山的山丘上,除了有早前為大家介紹過的西環濾水廠職員宿舍外,還保留有香港海拔最高的砲台——松林砲台,建於1903年,至今已有超過一世紀的歷史。

繼續閱讀
木球會原是英軍美利操場的一部分,於1851年改建成康樂設施,成立香港木球會。1923年,木球會內樓高兩層的會所建成。在日佔時期,會所甚至被用作舉行吊祭陣亡日軍活動之場地。

繼續閱讀
吳世明在1941年投考華籍英軍,香港淪陷後解甲歸田。和平後再度投考英軍,軍人編號5251,服役年期由1941至1947年,最後服役部隊為Royal Artillery ,不久轉任警察至退休。

繼續閱讀
每年的「重光紀念日」(Liberation Day)都會見到一位曾經的華人守軍,他的名字是蔡彼得(Peter Choi)。在8月6日,這位曾經的華籍英兵在東華醫院病逝,享耆壽97歲,然而他卻無緣見證日

繼續閱讀
美利樓,1844年建於中環花園道與金鐘道交界,即現今中銀大廈的所在位置。大樓屬於美利兵房的一部分,以當時軍械局長美利爵士之名命名,用作駐港英軍的軍營。

繼續閱讀
恩慈之家位於上水古洞的燕崗村,那裡是一個遠離煩囂的淨土。作為一所福音戒毒所,恩慈之家的負責人看中它地方偏遠,適合一眾戒毒人士專心戒除毒癮。今次,讓我們為你將高牆內塵封的往事一一揭開。

繼續閱讀
舊鯉魚門軍營是港英政府在香港最早期設立的重要防禦設施之一,位處港東北角扼守維港東面入口,俯覽鯉魚門。渡假村的前身就是舊鯉魚門軍營,自1845年就有英軍駐守,幾經改建成為永久性的軍事防禦設施,百年之後轉

繼續閱讀
香港公園內還有一座屬舊域多利兵房的建築物,就是華褔樓(Wavell Block)。華福樓最初名為 Warrant Officers’ Quarters 3 and 4,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紀

繼續閱讀
在香港公園裡沿斜坡向上走,一棟英式建築隨即映入眼中。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整棟共高六層,建築依山而建,由四座樓宇以四個階級組成一座,以配合陡斜的地勢。

繼續閱讀
茶具文物館內的展廳共分為六個展區,主要介紹中國以前由唐代至近代有關茶的歷史,以及展有由香港茶具文物收藏家羅桂祥捐出不同款式的茶藝文物等等。雖然館內的展覽充滿中國古風,但其希臘古典復興式的建築風格,早已

繼續閱讀
又來到一年幾度的情人節,與愛情無關的阿蹟就在這個大時大節聯想到愛情的墳墓—婚姻,而執行的地點不少人會選擇位於紅綿路的婚姻註冊處,亦即是域多利軍營中的其中一座建築物。

繼續閱讀
以往墳場除了是逝者安息之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赤柱軍人墳場亦是被扣押在附近的戰俘的避難處。他們會在這裡休閑地看書、和朋友相見,暫時忘卻被扣押的苦難及困迫的生活。

繼續閱讀
當年以血肉之軀奮勇守護香港的軍人,生前受盡戰火苦難,歿後終可於這片環境幽靜的淨土之下安息。而其中於香港保衛戰殉職或去逝的兩支軍團成員——英軍服務團、皇家香港軍團,亦有埋葬於此墳場。

繼續閱讀
赤柱軍人墳場內共有三座石碑,包括有正門上方的十字架碑,及兩座紀念石碑。

繼續閱讀
接下來尋蹤覓蹟到訪的,是位於赤柱黃麻角道一座小山丘之上的赤柱軍人墳場。先前為大家介紹的香港墳場和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都只有墳場內的建築物受獲評級;有別於這兩個墳場,赤柱軍人墳場於2010年被列為三級歷

繼續閱讀

相傳二次大戰時日本皇軍以索罟灣為軍港,其中有如「神風敢死隊」的特別攻擊隊挖掘山洞用來匿藏裝滿炸藥的快艇,伺機進行自殺式襲擊之用,故名「神風洞」。

繼續閱讀
1930年代中期,因應國際局勢的緊張,駐港英軍以歌連臣角作為保衛港島的最前線,兩門海防炮因而被轉移至歌連臣角炮台。

繼續閱讀
位於觀塘道51號的前軍官俱樂部分為主樓和副翼,與位於50號的軍官基地同屬殖民地式建築,設有宿舍和食堂。主樓呈凹字形,門口的中央位置有一麻石石級通往門廊。建築富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

繼續閱讀
英國皇家空軍(Royal Air Force)成立於1918年。1931年,日本侵略中國,由於英國擔心日本會進攻香港,便打算加強在港的防衛措施。三年後,駐港皇家軍決定在觀塘道興建基地,以配合當時英國在

繼續閱讀
龍虎山的山丘上,除了有早前為大家介紹過的西環濾水廠職員宿舍外,還保留有香港海拔最高的砲台——松林砲台,建於1903年,至今已有超過一世紀的歷史。

繼續閱讀
經過多年歲月洗禮,馬禮遜樓已慢慢被人們遺忘,但其歷史價值在香港的確無法被取替。馬禮遜樓位於屯門何福堂會所,建於1936年,昔日為抗日將軍蔡廷鍇之別墅。他因曾指揮「一·二八」事變和發起福建事變而為人熟悉

繼續閱讀
早前介紹的威菲路軍營不但被活化成香港文物探知館,其中一座亦被活化成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而餘下的一座則為香港考古學會的會址。

繼續閱讀
早前跟大家介紹過九龍公園內的歷史建築,其實除了軍營外,還有一不太顯眼的古蹟,它就是九龍西二號炮台。

繼續閱讀
現時,威菲路軍營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推廣本地文物古蹟以及保育工作的教育中心。願它能繼續發揮其作用,以加深市民對香港歷史和文物的認識。

繼續閱讀
前身為威菲路軍營的文物探知館是典型的二十世紀英式軍營,它與其他東南亞和香港同類型建築風格並無太大分別。香港大多殖民地建築均模仿英式建築風格,再加以修改以迎合本地天氣狀況、物料和技術。

繼續閱讀
上篇就為大家介紹了皇后山印度廟的歷史背景,但這座外來宗教建築值得細說的不僅是它過去的歷史,其建築特色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繼續閱讀
早前和大家走訪過龍躍頭文物徑,介紹了一系列的傳統圍村以及中式建築,但其實在這個原居民開山立業的地區,也曾經有外來宗教建築的存在,在皇后山山上就曾經有一個以尼泊爾踞喀兵為主的駐港英軍軍營。

繼續閱讀
美利樓,1844年建於中環花園道與金鐘道交界,即現今中銀大廈的所在位置。大樓屬於美利兵房的一部分,以當時軍械局長美利爵士之名命名,用作駐港英軍的軍營。

繼續閱讀
舊鯉魚門軍營是港英政府在香港最早期設立的重要防禦設施之一,位處港東北角扼守維港東面入口,俯覽鯉魚門。渡假村的前身就是舊鯉魚門軍營,自1845年就有英軍駐守,幾經改建成為永久性的軍事防禦設施,百年之後轉

繼續閱讀
上篇就為大家介紹了香港唯一古城—東涌古城建成的前世今生,南宋淳熙年間建成的城牆,到了清朝就被清軍大鵬協水師營加以利用,成為軍事重地。當年的炮房以及古炮都一一保留下來,接下來阿蹟就為大家逐步了解這座古城

繼續閱讀
昔日域多利軍營所附屬的軍火庫亦同樣被保留下來,是亞洲唯一現存的英殖民地時代的完整軍火庫遺蹟。軍火庫現位處於正義道9號,鄰近香港公園法院道入口的對面。軍火庫共有四座建築物,分別由1843年至1930年代

繼續閱讀
續上回,除了蒙高瑪莉樓外,香港公園範圍外還有另一幢軍事建築—羅拔時樓(Roberts Block)。羅拔時樓位於堅尼地道42A,大約建於二十世紀初期,最初名為Married Quarters ‘E’

繼續閱讀
除了近日介紹位於香港公園內的幾幢軍事建築物外,位於香港公園範圍外都有數幢極具歷史價值的軍事建築,其中包括位於堅尼地道42B的蒙高瑪莉樓(Montgomery Block),大約建於二十世紀初期,有著濃

繼續閱讀
香港公園內還有一座屬舊域多利兵房的建築物,就是華褔樓(Wavell Block)。華福樓最初名為 Warrant Officers’ Quarters 3 and 4,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紀

繼續閱讀
在香港公園裡沿斜坡向上走,一棟英式建築隨即映入眼中。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整棟共高六層,建築依山而建,由四座樓宇以四個階級組成一座,以配合陡斜的地勢。

繼續閱讀
茶具文物館內的展廳共分為六個展區,主要介紹中國以前由唐代至近代有關茶的歷史,以及展有由香港茶具文物收藏家羅桂祥捐出不同款式的茶藝文物等等。雖然館內的展覽充滿中國古風,但其希臘古典復興式的建築風格,早已

繼續閱讀
又來到一年幾度的情人節,與愛情無關的阿蹟就在這個大時大節聯想到愛情的墳墓—婚姻,而執行的地點不少人會選擇位於紅綿路的婚姻註冊處,亦即是域多利軍營中的其中一座建築物。

繼續閱讀
以往墳場除了是逝者安息之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赤柱軍人墳場亦是被扣押在附近的戰俘的避難處。他們會在這裡休閑地看書、和朋友相見,暫時忘卻被扣押的苦難及困迫的生活。

繼續閱讀
當年以血肉之軀奮勇守護香港的軍人,生前受盡戰火苦難,歿後終可於這片環境幽靜的淨土之下安息。而其中於香港保衛戰殉職或去逝的兩支軍團成員——英軍服務團、皇家香港軍團,亦有埋葬於此墳場。

繼續閱讀
赤柱軍人墳場內共有三座石碑,包括有正門上方的十字架碑,及兩座紀念石碑。

繼續閱讀
接下來尋蹤覓蹟到訪的,是位於赤柱黃麻角道一座小山丘之上的赤柱軍人墳場。先前為大家介紹的香港墳場和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都只有墳場內的建築物受獲評級;有別於這兩個墳場,赤柱軍人墳場於2010年被列為三級歷

繼續閱讀

相傳約在1985年,義莊裏有管理員聽到有四具棺木傳出「砰砰砰」的怪聲,似是有人在棺木裏蹬腳踏踩木板發出的聲音,管理員們都見怪不怪。據傳聞所指,上報管理層後,有管理層表示問題不是他們能力範圍所能處理。因

繼續閱讀
東華義莊整個建築群大概劃分成七個區域。義莊在百多年期間不斷擴建,因此莊園的建築物包括各間莊房、大堂、牌坊等等都各具各種不同建築風格的特色,當中包含有本土鄉村建築、二十世紀初殖民地建築、與及傳統中式牌樓

繼續閱讀
位於薄扶林大口環的東華義莊,原名稱「牛房義莊」,於1875年由文武廟捐資,在香港島西區堅尼地城牛房附近興建,以便利同胞寄厝靈骸。其後文武廟將義莊交由東華醫院管理,並於1899年遷往薄扶林大口環現址,正

繼續閱讀
雖然跑馬地馬場大火已經過去了一世紀,直至現在香港賽馬會及東華三院每年清明節仍會派員前往拜祭,願逝者永遠安息。

繼續閱讀
在大球場的後山上,有一座「戊午馬棚遇難中西士女公墓」,為的是安葬在1918年的跑馬地大火中不幸離世的六百多名罹難者,並建立「馬棚先難友紀念碑」作為紀念。紀念碑現時被列為法定古蹟,雖然地處偏僻,很少人到

繼續閱讀
猶太人最早記錄於1843-44年到港。於1844年,猶太裔的沙宣家族(Sassoon)為其公司沙宣洋行在香港建立分部,開始不少猶太人來港為其公司工作,香港的猶太人社區開始慢慢形成及擴大。而直至今天,香

繼續閱讀
猶太墳場,位於山光道13號,建於1855年,後於1858年,土地正式獲得港英政府的租契,以用作埋葬於香港死亡的猶太人。後來於1904年,墳場獲得亦為猶太裔的港督彌敦爵士批准,擴建至現時墳場的東南面,再

繼續閱讀
古墓於1988年12月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正式受古物古蹟條例保護,永久保存。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文物修復組亦會定期到古墓進行測檢工作,以確保古墓的狀況完好。

繼續閱讀
李鄭屋古墓以磚塊砌成,磚塊為長方形,平均長40厘米、闊20厘米、厚5厘米,質地堅硬,顏色帶紅偏灰。有部分墓磚上刻劃有文字或花紋,花紋共有十多種,多數圖案以菱形及輪形構成,有些為動物形象的簡化線條。

繼續閱讀
由於在李鄭屋古墓內未尋得任何棺木或骸骨,對於古墓的主人身份已經無從稽考,經過六十年多的時間依舊是個謎。

繼續閱讀
眾學者根據古墓的結構設計、砌磚及出土文物進行年代推論,相信李鄭屋東漢古墓建於東漢年間。

繼續閱讀
來到最後一站有關死亡、埋葬的古蹟,尋蹤覓蹟就帶大家到年代較為久遠的李鄭屋東漢古墓作為這此專題的完結。

繼續閱讀
以往墳場除了是逝者安息之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赤柱軍人墳場亦是被扣押在附近的戰俘的避難處。他們會在這裡休閑地看書、和朋友相見,暫時忘卻被扣押的苦難及困迫的生活。

繼續閱讀
當年以血肉之軀奮勇守護香港的軍人,生前受盡戰火苦難,歿後終可於這片環境幽靜的淨土之下安息。而其中於香港保衛戰殉職或去逝的兩支軍團成員——英軍服務團、皇家香港軍團,亦有埋葬於此墳場。

繼續閱讀
赤柱軍人墳場內共有三座石碑,包括有正門上方的十字架碑,及兩座紀念石碑。

繼續閱讀
接下來尋蹤覓蹟到訪的,是位於赤柱黃麻角道一座小山丘之上的赤柱軍人墳場。先前為大家介紹的香港墳場和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都只有墳場內的建築物受獲評級;有別於這兩個墳場,赤柱軍人墳場於2010年被列為三級歷

繼續閱讀
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內有眾多信奉天主教的城中名人下葬於此,例如香港首位樞機胡振中、著名女演員林黛、穆若瑟神父等等。

繼續閱讀
聖彌額爾小堂始建於1868年,位於墳場西面,為悼念於1867年去世的宗座監物盎蒙席(Fr. Luihi Ambrosi)而建成的,主要供教徒用作舉行安息神等教會禮儀。聖彌額爾小堂後於1916年改建成現

繼續閱讀
來到本月墳場專題的第二個地點,就是另一個位於跑馬地的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此墳場亦擁有170年歷史。1848年,香港政府撥出跑馬地部分土地給天主教會建立墳場,內有2萬3千個墳墓,供教友、慕道者及神職人員

繼續閱讀
既有百多年歷史,香港墳場安葬有不少過往名人。現在就抽列幾個墳墓,介紹一下安眠在泥土下的壯魂烈士。

繼續閱讀
香港墳場有三座從別處移至的紀念碑,都是為了紀念香港一些歷史事件而建成的。這些石碑用以花崗石雕造,因外型似筆般上窄下寬,而被稱之「石筆」。它們本分別置於香港不同地方,亦曾成為該地區的地標,後來因應地區規

繼續閱讀
香港墳場為花園式墓園,環境古樸清幽,郁葱的草木滿山遍野,內更設有聖堂和噴泉。伴有不少天使雕塑,逝者下葬於此,亦能安穩長眠。

繼續閱讀
位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於1845年正式啟用,至今已有超過170年的歷史。促成此墳場建成的原因,是由於當時有不少遠赴到港參與鴉片戰爭的英軍,因無法適應炎熱潮濕的天氣,而患上熱症;再加上部分英軍居住在跑馬

繼續閱讀
華人社會一向忌談死亡,面對死亡亦有諸多禁忌,有關的接觸都是不吉利、或會帶來霉運。尤是墳場,除了特定節日會前往拜祭先人外,相信大家都甚少進入。對墳場的既定印象,再加上人煙罕至,更令墳場似是蒙上詭異陰森的

繼續閱讀

No post found

前政務司官邸見證港英時期歷史,這座由港英政府興建的建築,是典型傳統英國殖民地式建築。

繼續閱讀
位於荃灣鬧市中曾經有一條古老的村莊,時至今日僅剩下幾座老建築繼續述說它的故事。這條擁有逾百年歷史的小村便是舊海壩村。

繼續閱讀
白沙澳村是一條雜姓村,由客家人來港與本地人慢慢聚居而成的一條小村,包括有何、翁、葉、林、黃、劉等姓。由當時到現在,白沙澳村都是一條與世無爭的村落,位於幽靜的西貢。往昔居民都以農為業、以農為生。

繼續閱讀
位於元朗大棠路側,有一座建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大宅「筱廬」,看似平凡的中西合璧風格建築物,實際上卻有一個驚世震俗的名號「十大鬼屋之首」。

繼續閱讀
潘屋,亦稱蔭華廬,隱藏在叢林的一座傳統客家大宅,現時雜草叢生,昔日大宅風光亮麗的一面而早不復見。到底潘屋未來的發展將會變成怎麼樣,能否被妥善保留及活化,就只好繼續觀望了。

繼續閱讀
建築佈局則模仿家鄉的「蔭華廬」,屬「兩堂兩橫」的典型設計,十分井井有條。即使其規模比在家鄉的小很多,但整座大宅共有十六間房、六個廳堂和兩個內院,也是十分壯麗堂皇。

繼續閱讀
潘屋(亦稱蔭華廬)位於元朗凹頭,現時雜草叢生,被丟空荒廢而久,昔日堂皇的外貌早不復見。似是與世無爭的一座舊建築,除了得不到應有的保育之外,更是被破壞得體無完膚,標誌性的獅子像及屏風疑被偷走。

繼續閱讀
王屋村大部分的村屋都已被拆卸,現時碩果僅存的一間古屋,則約於1911年由王氏第十九代祖先王清和興建, 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是圓洲角的歷史遺證。

繼續閱讀
位於沙田圓洲角西南端的王屋村古屋,故名思義,即是王氏族人的民居,於清乾隆年間(二百多年前),由原籍廣東省興寧縣的王氏族人建立,惟整條村現時碩果僅存的,就只有這一間民宅古屋,其他古老建築已荒廢及拆卸。

繼續閱讀
繼續和大家走訪龍躍頭的五圍六村,提起這條文物徑上的古蹟,大多觸得及看得到,唯獨是在崇謙堂東面的圍欄之內,就在這樣一座雜草叢生的古舊建築,既沒有發展又不向外開放,充滿神秘色彩。

繼續閱讀
位於元朗橫州東頭圍,有一座半別墅半農園的英式大宅,名為娛苑。英式的紅磚、半圓形的塔頂、歐陸風情的騎樓露台再加上門前的一座噴泉,都是當代被視為潮流的象徵。如斯一座具氣派的英式建築,是由著名的建築商蔡寶田

繼續閱讀
位於羅便臣道15號這幢戰前豪宅已有70年歷史,相信大家對其認識可能止於數年前的遺產爭議,但其實它背後的歷史亦很值得我們重視。

繼續閱讀
街和吉慶後街為大澳的主要街道,有傳統的村屋及士多、店舖,不少遊客會到此品嘗地道小食,或於咖啡店坐一坐,感受一下大澳的悠閒愜意,將步伐放慢下來。然而,這兩條街道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值得大家留意,其中

繼續閱讀
想必大家「甘棠第」都會有幾個疑問,首當其衝自然就是如何令到一所百年的大宅保持20世紀初的原貌,其次就是「甘棠第」因何會被發展成孫中山紀念館,到底何氏家族與孫中山先生有過怎樣的淵源?接下來阿蹟就為大家一

繼續閱讀
「甘棠第」光從外部看就足以感受到二十世紀初豪宅的華麗和氣派,這所混合了數種西方古典風格的建築,內部的裝飾和設計絕對稱得是上當年首屈一指的豪宅,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覽「甘棠第」的內部。

繼續閱讀
「甘棠第」作為首座華人在太平山上所建的府第,無論是設計還是建築材料上都有不少過人之處,充滿展現了當代初豪宅的氣派和典雅。這座愛德華時期的紅磚建築,混合了數種西方古典建築風格,雍容華貴且極具時代的特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