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0 items

尋 蹤 覓 蹟

古蹟│攝影│歷史│文化

  • 主頁
  • 文章
  • 商品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分類: 新界

荃灣區, 新界

【經歷逾百年歲月的城中村——舊海壩村民宅】

19/06/202219/06/2022by discoverhkheritageLeave a Comment on 【經歷逾百年歲月的城中村——舊海壩村民宅】
【經歷逾百年歲月的城中村——舊海壩村民宅】

位於荃灣鬧市中曾經有一條古老的村莊,時至今日僅剩下幾座老建築繼續述說它的故事。這條擁有逾百年歷史的小村便是舊海壩村。

荃灣區, 新界

【舊海壩村的三級歷史建築——義璋陳公祠】

16/06/202216/06/2022by discoverhkheritageLeave a Comment on 【舊海壩村的三級歷史建築——義璋陳公祠】
【舊海壩村的三級歷史建築——義璋陳公祠】

義璋陳公祠的出現是為了紀念陳氏第二十七世祖陳義璋,建於1876年(光緒二年),反映了客家人純樸的生活。

西貢區, 新界

【與世無爭的白沙澳村——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26/05/202226/05/2022by discoverhkheritageLeave a Comment on 【與世無爭的白沙澳村——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與世無爭的白沙澳村——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白沙澳村內還有一座教堂,命為聖母無玷之心小堂。但一條由客家人及本地人聚居而成的村落,為何會有一座天主教教堂呢?

西貢區, 新界

【與世無爭的白沙澳村——何氏舊居】

21/05/202221/05/2022by discoverhkheritageLeave a Comment on 【與世無爭的白沙澳村——何氏舊居】
【與世無爭的白沙澳村——何氏舊居】

白沙澳村是一條雜姓村,由客家人來港與本地人慢慢聚居而成的一條小村,包括有何、翁、葉、林、黃、劉等姓。由當時到現在,白沙澳村都是一條與世無爭的村落,位於幽靜的西貢。往昔居民都以農為業、以農為生。

荃灣區, 新界

【大欖蓮花山公立學校 —— 被遺忘的山村學校】

13/05/202213/05/2022by discoverhkheritageLeave a Comment on 【大欖蓮花山公立學校 —— 被遺忘的山村學校】
【大欖蓮花山公立學校 —— 被遺忘的山村學校】

從荃灣港安醫院出發,沿元荃古道郊遊徑走轉至蓮花山,有一所隱藏在山林之間的離奇廢屋,正是大欖蓮花山公立學校。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Instagram

【九龍城重建研保育 有戰前樓疑漏網 【九龍城重建研保育 有戰前樓疑漏網 團體促評級活化 市建局:收購後勘查】

九龍城舊樓林立,不少是戰前唐樓,市區重建局早前公布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重建範圍至少有3幢涉5個街號未獲評級的戰前唐樓,會研究如何修復及活化。保育組織考城學社檢視項目內的建築群,發現多一幢戰前唐樓位於衙前塱道,促盡快為受影響戰前唐樓評級,長遠制訂平衡保育及發展的活化方案。市建局回覆稱,若於詳細勘查及建築評估階段在重建地盤內發現更多狀况較好的戰前唐樓,會與有關政府部門商討,並於項目作深化設計階段時考慮作適當保育。

(來源:明報 https://bit.ly/3IbbtYo)
【文青社區中的一點歷史氣息:書館街12號】

人來人往的銅鑼灣有一個隱匿於一隅的小社區,靜待人們發現。踏進這個銅鑼灣後花園,不難會嗅到一絲文藝氣息。但原來這裡不只是文青地帶,有些建築甚至有將近百年歷史。

相信只要你聽到大坑這地方,一定會想起一年一度的舞火龍。而最近這裡就有一座歷史建築被活化成火龍文化館。建築位於書館街12號,前身建於1909年,是晚清的一座戰前建築物。它的原名為「孔聖義學」,受該區的居民捐助而興建,並由當時著名的華人社區領袖——劉鑄伯先生領導辦學。可惜建築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毀,義學因而被迫停辦。在1949年,新校舍原址重建,並繼續它的教學任務。

其後,建築轉輾成為不同機構的辦公室。2010年,建築被列入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物,可惜建築其後一直被丟空。直至2015年,大坑坊眾福利會申請此項活化歷史建築計劃後獲批。今日,建築得以再次重現大眾眼前,更開始其全新的歷史任務。在這個社區中對大眾訴說舞火龍的歷史和意義。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 Facebook
  • Instagram

Hong Kong Heritage. 2022©

尋 蹤 覓 蹟
本站採用 WordPress 建置 樣版: Olsen.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