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提到吉慶圍的古老圍牆,今天就說一下裡面的結構和建築特色。吉慶圍的佈局是呈對稱的縱軸架構,由城牆唯一出入的小入口走進去,正是寬約兩米的南北主要街道。站在中間就知道這條主道把整個吉慶圍分成左、右兩部分,兩邊皆作住宅之用,住宅之間再有小橫巷分隔開,形成了數行排屋。以往古舊的樓房今天大多都已變成現代樓房了,但據說以前能在屋頂上加建「茶壺耳」設計的都是有功名人士。
從吉慶圍的佈局上來看,其實可看到中國古老城市的格局設計——「坊」。什麼是「坊」的形式呢?唐朝的首都長安城的佈置就如一個棋盤,整個城市的設計正是根據一個有規律且整齊的形式,那就是「坊」的制度形式了。整個如棋盤般的城就排著一致的樓房,屋舍儼然,井然有序。《考工記》云:「匠人營國 ,方九里,旁三門。國中有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可見吉慶圍的佈局也在這主要原則下,其建築模式是參考了《禮記.考工記》中的理論所興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