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鐵路博物館中,除了中國式的火車站大樓極具特色之外,館內更擺放其他歷史價值甚高的舊蒸汽火車頭、柴油電動機車、六架火車車卡,以及鐵路檢查車及號誌臂等設施,見証香港鐵路的發展歷史。

沙頭角支線 與 窄軌蒸汽火車頭
沙頭角支線於1912年開通,為窄軌鐵路,設有五個車站:粉嶺、洪嶺、禾坑、石涌凹及沙頭角站。九廣鐵路後來1923年向英國訂購兩輛窄軌蒸汽火車,它們於翌年抵港,替代部分退役機車,於沙頭角支線行走。惟沙頭角公路於1927年開通後,支線的客量大幅下降,最終於1928年廢止。這兩輛窄軌蒸汽火車僅僅只服務四年便退役,後來於1933年被賣至菲律賓作農業運輸用途,至1955年被九鐵購回。博物館內展出的窄軌蒸汽火車頭被修復至1920年代的原貌;另一輛則被捐贈給英國作為展品。



51號柴油電動機車
51 至 55 號柴油電動機車為首五架在香港使用的柴油電動機車,均在澳洲製造。51 及 52 號於1955 年抵港,53 至 55 號則於1957 年抵港,正式投入服務,它們都標誌著香港鐵路由蒸氣機車改用柴油電動機車的年代。51 及 52 號車身分別寫有港督葛量洪爵士Sir Alexander Grantham及其夫人Lady Maurine的名字,被稱為「葛量洪爵士號」及「慕蓮夫人號」。



它們主要作為客車及貨車車廂,行走紅磡與羅湖之間,直至1983年,九廣鐵路英段全面電氣化,柴油電動機車被電動車取代後,它們便作為貨車及調車之用,不再載客。
51號柴油電動機車於1997年退役後一直被閒置,後來九廣鐵路公司於2004年為機車進行修復工程,並送贈給香港鐵路博物館作收藏及公開展覽。而「慕蓮夫人號」連同53號的H.P. Winslow、 54號的R. Baker及55號的 R. D. Walker則於2004年相繼退役,於2005年一同送回澳洲,重新為當地服務,最後於2018年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