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寨城」?「九龍城寨」?】

上篇講到九龍寨城內被保留得最完整的建築物,其實寨城仍有其他被列為法定古蹟的文物。在九龍寨城清拆期間,古蹟辦曾進行考古勘查。期間,考古人員發現九龍寨城的東門和南門門基被完整保留。他們更清理出石板街和一條沿內牆建造的排水溝。

klwallcity19

當中最為驚喜的發現莫過於在南門被發現的兩塊石門額,他們分別被刻上「九龍寨城」和「南門」。印有「九龍寨城」的石額年份為道光二十七年季春月穀旦(1847年),下款更有三名官員的名字:廣東巡撫部院黃(黃恩彤)、太子少保兩廣閣督部堂宗室耆(耆英),和廣東全省水師提督軍門呼爾察圖巴圖魯賴(賴恩爵)。「南門」的建成年份則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是寨城的正門石額。這兩塊石額證實了「九龍寨城」確實為其本名。後來,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改成逐漸成為民居,才被俗稱「九龍城寨」。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