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門天后廟:由海盜而建的廟宇】

鯉魚門天后廟,又被稱為鯉魚門天后宮位於三家村,屬三級歷史建築,建於1753年(乾隆18年),至今有約二百年歷史。1953年,天后廟重修時發現一塊花崗岩石碑上刻有「鄭連昌立廟,日後子孫管業,乾隆十八年春立。」因此可以得知,建廟人為鄭連昌,是當年活躍於鯉魚門的海盜。

雖然廟宇的出現離不開民間信仰的原因,但原來廟宇另一個用途是充當瞭望台。海盜可以利用天后宮的地理優勢,監視附近一帶海域,以防官兵進剿。同一時間,他們亦能對來往船隻勒收海上通行費。

廟宇的後方有一塊大石,上面有一個大約深1米的石洞。這便是最初人們用作供奉天后的位置。雖然廟宇並不大,但其存在對當地居民有著很大意義。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