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於九龍城的人情味——樂善堂】

樂善堂和香港的淵源要從1880年說起,至今已跨越半個世紀。同年,樂善堂成立,總部設於九龍城龍崗道。一直以來,樂善堂以「救災紓困、贈醫施藥、興學育才、安老培幼」做宗旨,為社區提供不少的服務。當時,九龍寨城對面的龍津石橋附近有墟集,並設有「公秤」。在做任何交易時均需要用公秤,而公秤所獲得的經費會用作贈醫施藥和助殮,這也是樂善堂成立前的雛形。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導致死傷無數。其後當英國佔領新界後,傳統的衛生和治療方式收到英方的質疑,並開始收到監管。因此,樂善堂原來的贈醫施藥服務收到限制,從而演變成興辦教育的方向。1929年,香港的第一所女義學城市成立。所謂「義學」即是免費教育,成立女義學打破了當時社會的傳統觀念——「女子無才便是德」。翌年,學校開始招收男學生,為更多失學兒童提供教育。

直至今天,樂善堂已經持續其教育服務逾80年,改變了不少貧苦學生的命運軌跡。如今,樂善堂已有幼稚園、中小學各6所,是香港其中一個大型的辦學團體。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