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龍躍頭「五圍六村」之一——覲龍圍】

由小坑村向沙頭角公路方向走,經過梧桐河,便來到了覲龍圍。完整的高聳麻石圍牆,自然吸引著大家的目光。十四世紀的時候,龍躍頭鄧族移居至粉嶺現址,在此建村定居。而覲龍圍,即「新圍」,便是粉嶺龍躍頭「五圍六村」之一,亦為鄧族聚居的圍村。

覲龍圍全村座東向西,門樓建於西南面圍牆中央,兩行紅底黑字門聯剛勁,聯內的「郡馬」二字亦顯示出鄧族與宋朝皇室的淵源。石額上刻有「覲龍」及「乾隆甲子歲、吉月穀旦立」等字,估計圍牆於1744年建成。

覲龍圍特別之處在於,門樓共為兩座緊貼的磚石建築。圍門門樓內設有「護圍福德」神位,裝有連環鐵門。後座門樓內更建有擋中,與其他圍村不同,無法於圍外直觀圍村內部,估計與風水有關。

而高聳的麻石圍牆仍可見有槍孔,四角建有更樓,當年用於守衛,以抵禦盜寇。圍內則是典型的本地圍村格局,房屋依中軸線排列,正中主巷盡頭處為神廳,供奉文武二帝。牆外原有寬廣的護城河環繞,現已被填平,成為村民的停車場。但圍門外仍留有古老的石板路,是為當年圍村唯一的入口通道,亦是護城河曾存的見證。

覲龍圍門樓於1988年曾進行修復,圍牆及更樓原來有部分已倒塌,亦後來於1995年完成重修,這些建築都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為避免對居民造成滋擾,內部並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