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躍頭文物徑——兩村分支:永寧圍、永寧村】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橫洲三村因第一期公屋發展而於上年年中開始陸續清拆,當中包括了永寧村。而在龍躍頭文物徑中,原來亦有另一個「永寧村」的存在,至今約有三百年歷史,據說是旁邊永寧圍的分支。

永寧村,亦稱大廳,村址的前身為紅沙嶺,因泥土呈紅色而命名。村口門聯聯首嵌有「永寧」二字,村內的房舍原本主要排成三列,因風水關係,全部面向東北,前排的房屋比後排的低。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房子已是後來新建的,村口亦可見頗為簇新。村前原有漁塘,現改建為休憩場所,村口還有一座細小的福德祠。

而鄰近的永寧圍相傳已有四百年歷史,圍牆的保存狀況與早前介紹過的覲龍圍大相逕庭,現只能看到餘下部分圍牆。永寧圍門樓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重建,以紅粉石築砌,門聯聯首亦同樣嵌有「永寧」二字,而主要通道的末端原有的神廳亦已不存在。圍內的房舍跟永寧村內的情況相似,原先有三排朝向東北的房舍,亦多改建為新屋或已荒廢。

同樣地為避免對居民造成滋擾,永寧圍及永寧村內部並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