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續沿文物徑走,便會來到東閣圍。東閣圍建於明代初期,由由鄧氏十三世祖鄧龍崗所建,至今已有約五百多年歷史,因位處龍躍頭東面而得而命名。
與其他圍村不同,東閣圍建於高台上,是為免房舍免受水浸的威脅。圍村外原本以青磚圍牆及護城河環繞著,惟現只留下部分圍牆,護城河亦早已填平。圍牆四角,均築有砲樓。門樓於1953年重建,圍門裝有趟櫳式的木門,即為橫向開合的柵欄式拉門。圍內房舍排成四列,面向西北,圍門通道原本直通神廳,但神廳早已被拆卸。門樓內亦可見到有四座紅粉石柱礎及兩塊大麻石,據說是一座與東閣圍同時期建造的廟宇所遺留下來的一部分。
同樣地為避免對東閣圍內的居民造成滋擾,內部並不對外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