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逾百年歲月的城中村——舊海壩村民宅】

位於荃灣鬧市中曾經有一條古老的村莊,時至今日僅剩下幾座老建築繼續述說它的故事。這條擁有逾百年歷史的小村便是舊海壩村。舊海壩村位於荃灣市中心,早於一百多年前已被興建。當時,清政府解除沿海地區的「遷界令」並且鼓勵人們再次移居到沿海地區。而海壩村正正是由當時遷入荃灣的客家人建立的村莊,村落居住著一班不同姓氏的客家人,其中有曾、陳、張、邱、傅及黃姓等。

根據《新界風土名勝大觀》,一本三十年代的香港旅遊書籍,近海的荃灣舊墟每天都會經營,有不少農民都會前來販賣農作物。而早期為了方便管理,便立荃灣四約,海壩村就是其中之一(其餘三約為葵涌、青衣及石圍角)。

現時,海壩村已被清拆,僅保存海壩村古屋、義璋陳公祠以及舊民宅。古屋早於1986年已被列為法定古蹟。建築以青磚、夯土和杉木為主,具中國南方傳統鄉村建築特色。經過百多年的歲月,這裡的舊建築變成鬧市中不尋常的風景。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