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大最老祠堂之一——鄧氏宗祠】

位於屏山的文物徑徑上有一座號稱全港最大最老的祠堂,其所在之處是被「三圍六村」所環抱。所謂的「三圍六村」正是由屏山鄧氏最初聚居的坑頭和坑尾村續漸發展而成,當中「三圍」包括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而「六村」就是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及新起村。

鄧氏宗祠是鄧族的祖祠,建築內部設有神樓靈位,供奉歷代鄧氏先祖。據鄧氏族譜所載,宗祠由五世祖福建方伯馮遜公興建,至今已有723年歷史,在200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鄧氏宗祠為三進兩院式建築,正門兩旁皆設有鼓台,每邊鼓台之上各有兩柱支撐屋頂,內柱為花崗岩,外柱則為紅砂岩,門前仍保留着一對由廣東著名書法家陳景舒所寫的木堂聯:「南陽承世澤、東漢啟勳名」。宗祠的不少裝飾構件都極為精美,有各種動植物和吉祥圖案,亦有屋脊上的石灣鰲魚和麒麟。

提到當中最能顯示當時鄧族顯赫地位的,當然就是屋內天井有紅砂岩通道連接宗祠的前進及中進,除了反映他們當時的財力,同時亦都彰顯鄧氏族人中曾有身居重要官職者,而這一點在懸掛於宗祠內的功名牌匾「同治十年辛未科 欽點 翰林院庶吉士 臣鄧蓉鏡恭承」亦能得知。

時至今日,宗祠仍用作祭祖、慶祝節日、舉行各種儀式及父老子孫聚會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