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聖軒公家塾旁,有着一座逾五百年歷史的愈喬二公祠,與旁邊的鄧氏宗祠結構和規模近乎相同,是相當罕有的兩座相連的法定古蹟。
愈喬二公祠位於坑頭村和坑尾村之間,正在鄧氏宗祠的南面,是由鄧族第十一世祖鄧世賢和鄧世昭昆仲於16世紀初興建,至今已有超過五百年的歷史。鄧世賢和鄧世昭分別號愈聖以及號喬林,二公的名字各取一字則為「愈喬」。
二公祠與旁邊的宗祠地位上有所不同,鄧氏宗祠為鄧族的宗祠,為宗族所同用,而愈喬二公祠則是屬於家祠,家祠能設立在屏山鄉的中心位置並且與宗祠緊貼,亦都是反映了當時愈喬二公的地位和權力。


愈喬二公祠結構和規模與旁邊的鄧氏宗祠近乎相同,都是三進兩院式建築,前進為族人議事活動的地方、後進神龕供奉鄧族先祖神位。鄧氏一族當年的財力亦都是非同響凡,正門門框以及通道都是用上昂貴的中式建築材料紅砂岩構築,牆上的壁畫、屋脊上的陶瓷灰塑都是當時極為精巧的工藝。
據二公祠正門石額所載,二公祠在清朝光緒年間(1875年至1908年)曾進行大規模修葺,但仍保持原來的結構和特色。在1940年代,二公祠亦因失火而進行小型修繕,最近一次全面的修復工程於1995年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