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多用的建築——覲廷書室】

位於元朗屏山坑尾村,有一座具豐富歷史價值的新界書室,它就是覲廷書室。對於其初建年份仍眾說紛紜,有人指它建於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亦有人指覲廷書室建於1820年至1850年(道光年間)期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覲廷書室是由鄧族後人鄧香泉興建,以作紀念其父親鄧覲廷高中清朝的舉人。書室於1870年落成,具祭祀祖先和教育的作用。

作為南移新界的五大族之一,鄧族先世符協早在十一世紀帶領族人南遷到錦田。鄧族後人普遍認為科舉出仕為高,又能光宗耀祖。所以他們努力培養下一代,希望後人能在仕途上取得功名,為家族爭光。亦因如此,鄧族後人興建不少書室供子侄學習,例如善述書室、述卿書室和覲廷書室。而覲廷書室除了用作莘莘學子研習學問的地方外,還是一個宴客和祭祀的場所。

1899年,英軍進佔新界,曾經以覲廷書室做指揮部,更用作元朗區第一間警署及田土廳。及後,政府曾派出教師寄駐,教育兒童中英文,被視為香港公立學校的先河。

今天所見的覲廷書室風采依然只因它經歷過修繕工程。1987年,書室經歷一場大火,屋內的木架、青磚隨地倒塌,庭院一片荒蕪。其後,政府撥款重修覲廷書室,工程於同年便開始進行。書室亦憑此於1991年和1994年分別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獎狀及亞洲建築師學會保護文物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