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的迷思:活化究竟是生路還是死路一條?】


2014年,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經活化後搖身一變成為創意藝術中心,並於同年6月正式開幕。曾經,筆者經常都會聽到身邊的朋友說要到訪PMQ。而數字亦證實當時的PMQ的確是風頭無兩。PMQ開業初期吸引大批遊客到訪,累積參觀人數高達五十萬,甚至世界各地的旅遊雜誌均有介紹元創方。

可是好景不常,PMQ逐漸遇上瓶頸。現時,PMQ的人流大不如前。就算假日經過,你也只能看見十多人在庭院裡納涼,不再像以前般熱鬧。早於2016年,人流已經比2015年按年跌30萬人次。其實,香港在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主打藝文空間的活化計劃,例如:旺角618、南豐紗廠、甚至與PMQ只有數分鐘之隔的大館。漸漸,PMQ在相同類型的地方中慢慢失去其競爭力。

香港原創設計品牌Chocolate Rain創辦人麥雅端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就像情侶分手,原因總是溝通不足,當初與管理公司沒有將問題揭出來討論,大家只是盲目地追求那個願景,但那個願景真的很遠,變成那種當金錢花光了,也未能達到的遠景。」在租用PMQ約一年多後,她也選擇告別這個地方。

在未來的日子,相信會有更多同類型的活化項目。究竟在保育的同時,我們如何能夠令被保留的歷史建築繼續發揮作用,使它不至於被遺忘在城市中的某一角落?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