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砵甸乍街:砵甸乍的意義?】

上篇提及砵甸乍街是為了紀念香港的第一任總督——砵甸乍爵士而命名。究竟他對香港的影響有多深遠,令街道都以他命名?

1789年,亨利﹒砵甸乍(Henry Pottinger)於愛爾蘭出生。砵甸乍長大後,先後參與了不同的戰事。後來,他因為長期在亞洲服務而被封為男爵。鴉片戰爭時期,砵甸乍率領英軍擊敗清軍。1842年,他代表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並於翌年被委任首位香港港督。再香港成為殖民地後,他先後成立了行政局(現行政會議)、定例局(現立法會)以及定立最高法院。

可是,當時砵甸乍和一眾商人以及英軍關係緊張。不少英軍覺得砵甸乍管治不力,而且深受士兵尊重的歌賦將軍所提出的防禦計劃更被砵甸乍反對。因此士兵對砵甸乍的不滿日益加深。另一方面,商人一直擔心的治安問題未被解決。1844年,砵甸乍在一片反對聲音中離職。雖然如此,砵甸乍對香港的貢獻不能被否定。他為香港及後百多年的制度打下基礎。亦因如此,政府將街道以他命名,以紀念他在香港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