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土瓜灣,有一個毫不顯眼的公園,裡面有一個古廟遺址,只剩下花崗石門框,門額刻有「上帝古廟」,在2010年列為三級歷史建築。那這裡的上帝到底是指哪一位上帝呢?

說到「上帝」,大家也許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基督教所指的上帝,但這裡的上帝,其實是指北帝,全名為「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石門兩側對聯為「真義著千秋,煌煌氣象;武功昭萬古,赫赫聲靈」,聯首嵌有「真」、「武」。



上帝古廟的建造年份無從稽考,有說古廟原建於古瑾圍村(即現今的馬頭圍)。古瑾圍村是由宋室南遷時未及追隨宋帝離開九龍的宗室及大臣所建,及後村民建古廟供奉北帝,為免引起元朝懷疑,將供奉「北帝」的廟宇改稱為「上帝」。亦有傳說此廟在元代原是一座小廟,裡面置有形象如帝王與皇后男女神像,估計是該村趙氏之祖。直到清朝乾隆年間,古廟只剩下基址柱石。村民逐於原址把古廟改建成北帝廟,供奉北帝,改稱成 「上帝古廟」。



上帝古廟門前立有一座紀念碑,此碑對於古廟建造之年亦有另一個說法。紀念碑由國學大師饒宗頤題寫,並引用了嘉慶《新安縣志》說明宋端宗當時被元軍追擊,逃至九龍「官富場」,其後曾在此處建造行宮。後來宮殿倒塌只遺留下柱石,人民便將其改建成上帝古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