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逢農曆七月,來到大澳古蹟遊的最後一站,便帶大家來到大澳人稱「等死俱樂部」的歷史建築——大澳慈善方便院。或許位於人煙罕至的山腳一處,加上其以往死亡氣息為重的背景故事,以致大部分澳洲居民都覺得方便院的環境陰森恐怖,對這個地方非常忌諱。村內更有流傳過不少靈異故事,稱有人聽到或看到怪聲怪影。

大澳慈善方便院遠離大澳的市中心。經過新基大橋,沿新基路穿過不少以鐵皮建成的民居及棚屋,走若十多分鐘後,再依一條引山而走的石路步進叢林,便會看到慈善方便院。慈善方便院早已荒廢,現時被鐵網包圍,藤蔓攀纏,遊人不能進入。大澳慈善方便院現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匾額上款寫住民國甲戌年(1934)闔澳公立,下款為劉旭東書



於1930年代,大澳爆發瘟疫。1934年,由佛門人士葉善開興建慈善方便院,將病人送到此處,與社區相距甚遠。後來此方便院開始幫助無親無故的長者及病危的患者,讓他們居住在此。而方便院亦作為停屍間之用。當有人在慈善方便院離世時,大澳居民便會把逝者的遺體放進棺木,然後暫放方便院原處,等待安葬。或想象棺木與瀕死老人或病人共處一室,景況可謂淒涼。而有部分死者更只是草草被下葬於附近的山邊墳地。



慈善方便院面積不大,為一座單層瓦頂平房,主要分為兩面,左面為女方便院,右面為男方便院,門外各有一對對聯。旁邊亦有一間小房,主要安置小孩子。有指到後期亦有棄嬰被拋於此。而在慈善方便院前,有幾個破掉的小孩娛樂設施,應是供以前居住在此的小孩玩樂。



我覺得這裡的夜晚應有幾分恐怖!@@
夜晚應該不會過去了,也多蚊蟲!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