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街最古老的廟宇——天后古廟】

筲箕灣天后古廟建於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當時的石廠東主,在附近的亞公岩石礦場開設石廠,因靠船隻運輸,所以需要奉祀天后。同時,當地漁民發起興建天后廟,便導致古廟的落成。由於古廟興建於海邊,大批漁民為求心安都會前來拜祭。一年後,香港遭遇歷史上最大的風災。神奇的是,唯獨筲箕灣的損毀較輕。信眾深信是天后娘娘顯靈,它們才會得以避過慘重的傷亡,古廟遂於1876年重修。

廟宇原建於山坡之上,其建築結構於一般廟宇無異。天后古廟為兩進三間式建築。它的正殿在後,兩旁則有偏殿。正殿供奉天后,左、右側殿分別有呂祖、阿彌陀佛和觀音。屋脊上有著引人入勝的陶塑裝飾,頂端有鰲魚和寶珠,兩端則飾以鳳凰,實在是令人目不暇給。近距離觀看更可見「石灣大橋頭」和「文如璧店造」的字刻,表示脊飾由石灣名店「文如璧」燒造。廟內仍保存南海人潘黎閣所撰寫的『天后廟重修碑記』,以證明廟宇於1874年後重建。另外,裡面逾百年的碑銘、牌匾、古鐘、壁畫、石灣陶塑及木刻都甚具歷史價值。

天后古廟現已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大家途徑筲箕灣不妨可以參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