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蹤覓蹟繼續帶你走走看青山禪院的建築群。








▍大雄寶殿、護法殿、龍骨、功德堂
青山禪院的主殿為大雄寶殿,建於 1918 年,現為一級歷史建築,主奉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及藥師如來佛。屋脊飾有石灣陶瓷,有八仙、雙龍爭珠、鯉魚戲水及花、鳥等形象,造工十分精巧。大雄寶殿前方為「護法殿」,建於 1920 年,同為一級歷史建築,樓高兩層,上層供奉韋陀大將軍,下層放置「龍骨」,相傳是千多年前一條擱淺在屯門的鯨魚脊骨化石。護法殿屬磚木結構,主奉韋陀,外牆則繪有彌勒佛像。屋脊飾以石灣陶瓷,四角更飾有鳳凰,與「香海名山」牌樓一樣同為「廣禎祥」店燒製。大雄寶殿旁為「功德堂」,即祖堂,主要供奉歷代住持、法師等神位。








▍杯渡巖、高山第一、「不二法門」牌樓、伏虎羅漢佛祠
從大雄寶殿後沿山拾級而上,會看到「不二法門」牌樓及杯渡巖。杯渡巖相傳就是林渡禪師當時留居的地方,現置有杯渡禪師像。岩側有一石碑,刻有「高山第一」四字,相傳是韓愈被貶潮州任刺史,途經香港青山時所題,後來經考證認為是由元朗鄧氏祖先鄧符協於北宋年間仿摹其筆跡而刻成。
杯渡巖前面的空地原為藏經閣,現只遺下「不二法門」牌樓。「不二法門」牌樓始建於 1922 年,後於 1965 年改建。牌樓的其中一面有「不二法門」四字;另一面則是「杯渡遺蹟」四字。頂部蓋有綠色琉璃瓦以及寶珠。
位於「不二法門」牌樓旁有伏虎羅漢佛祠,屋頂為紅色寶頂,四邊屋脊附有翹角。旁邊豎立有千佛壁,壁上有著刻有花飾或寫上佛名稱的瓷磚。伏虎羅漢佛是十八羅漢之一,相傳有一天有老虎於他的廟外咆哮,他猜想老虎是餓了,於是餵飼牠,最後更與老虎成為好友。


▍時輪金剛佛塔、觀音閣、一線天
旁邊有時輪金剛佛塔,分成三層;觀音閣則於1947年重建,欄杆上有梵語的碑誌。主室供奉有千手觀音,側室供奉了坐蓮觀音,內有「包公巖」及「月下老人祠」。而杯渡巖與觀音閣之間,有兩塊天然岩石,從交接的縫間可看到一線的天空,亦是青山十景中的「一線天」。




▍方丈室
「不二法門」牌樓後的小路是方丈室,據說曾給主持靜修之用,現時已荒廢。這裡的石枱位置亦正是李小龍拍攝電影「龍爭虎鬥」的取景地。
▍居士林
居士林是青山禪院裡位處最高的建築群,又稱「定厂」,是供居士靈修的地方,遊人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