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探秘:消失的古城—維多利亞城】

提起維多利亞城界碑,自然就與「四環九約」扯上密不可分的關係。「四環九約」的系統自1857年開始使用,直至二次世界大戰時才停用,當中亦經歷過數次的修訂。「四環」中的環,有粵語「環頭」之意,而「九約」中的約有區域的意思,但就並非一個固定的地域概念,甚至由早期的七約演變成後來的十一約。

維多利亞城的概念,早在英國人登陸香港時就已經形成,亦是當時英國一心想把維城這個範圍以首都的形式發展而得出來的概念。在1843年時,港英政府就已經把堅尼地城到跑馬地一帶稱作維多利亞城。雖然到1903才以界碑的形式確立邊界,但相關的邊界法例就在此之前已經確立。設立界石,除了希望大眾了解殖民地政府的中心地帶(中環是政治經濟中心,兩邊亦設有軍營;而堅尼地城到銅鑼灣一帶,則是工業區),以城的概念進行規劃,就比較易於管理。邊界其中一個作用亦是為了劃分居住範圍,當中亦有一些區域列明不準華人居住。而當時的華人亦稱維城為四環九約。

「四環」就指下環(灣仔以及跑馬地一帶),再加上中環,上環和西環。至於「九約」,就是當時華人通稱九個失約的地方,當中就有一段比較有趣的掌故。當時就有一個少女,每天都要穿梭城東的下環和城西的堅尼地城為其在屠房工作的父親送飯,而上環就有一名待應喜歡上少女,並在維城九個不同的地方約見少女,卻因不同的原因而失約。故此,這九個地方就被稱為失約之地,分別有堅尼地城至石塘咀為第一約、石塘咀至西營盤為第二約、如是者西營盤為第三約、干諾道西至東半段、上環街市至中環街市、中環街市至軍器廠街、軍器廠街至灣仔道、灣仔道至鵝頸橋以及鵝頸橋至銅鑼灣就是餘下的四到九約,井然有序。

50110559_605983519824635_5009282084594778112_n.jpg
圖為維多利亞城地圖(1908年出版)
圖為網上圖片,未知出處。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