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維多利亞,大家第一時間或許會想到維多利亞女皇、維多利亞海港等,但原來昔日的香港,就曾經有一個地方是以數塊名為界碑(City Boundary Marker或City Boundary Stone)的石塊圍繞,而在這數塊界碑之內的範圍,就是維多利亞城,亦即是當時的「四環九約」。
對於界碑,普遍會被稱為維多利亞城界碑以及四環九約界碑,而界碑所圍繞的範圍,就有維多利亞城,域多利城又或者女皇城等的稱呼。以往的維多利亞城,是以當時的聖公會聖約翰座堂為中心,亦即是今日的中西區和灣仔區。要知道英國人早在1841年就已經從上環水坑口登陸香港,當時就已經打算把港島的西北部發展成整個香港的中心區域,無形的界線早已訂立,只是到了1903年港英政府為了令當時的華人更為了解維城的範圍,才決定以界碑的形式劃界。
界石的歷史有一百餘年,其中的具體數量和位置都已因為戰爭和城市發展的關係而變得難以考究,去除已被移除的馬己仙峽道界石,現存的界石就只有六塊,今期的尋蹤覓蹟,阿蹟就會帶大家尋找六塊界石,了解維城早期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