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鄉地標建築—居石侯公祠】

走進河上鄉,第一座要介紹的建築當然是這座被列為法定古蹟的傳統祠堂—居石侯公祠,其三進兩院式的設計,規模之大在香港甚為罕見,再加上在建築裝飾和用料上都別具匠心,絕對值得大家細看。

85225899_897248357364815_2435809578584113152_o

居石侯公祠的建成年份並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但按照侯氏族譜所載,其始建年份不晚於明朝末年,而按正門的牌匾年份推斷,更可知道居石侯公祠曾在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一七六二年)進行修繕。

89968738_897248477364803_5828583109607555072_o

所謂的「三進兩院式」建築,即是分成五個部分:前進、中進、後進,再加上兩院:前院以及後院。前院的兩旁是設有廂房,而中進的部分就是供奉歷代祖先神位的神龕,而後進就曾用作課室以及老師寢室,現時則是村民用作商討鄉內事務的地方,亦有不少祭祖和舉行傳統儀式在此舉行。

90267096_897248427364808_8224728416105005056_o

而提到這座祠堂,正面的鼓台與門框自然最引入注目,看似平平無奇的紅色巨石,實際上是在中式傳統建築中價值不菲的紅砂岩。屋脊位置亦飾有不少灰塑裝飾,檐板及繫樑等位置刻有不少的吉祥圖案,當中更有不少民間故事。門前的門框、雀替,堂內橫樑斗拱,隱約仍能感受到當年的氣派。

90036254_897248694031448_7303359864124735488_o

90072486_897248584031459_6731842571934367744_o

90189831_897248727364778_6801003266365718528_o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