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寨城:龍蛇混雜的城中城】

每提及九龍寨城,可能大家只會想起他是一個「三不管」(殖民政府不管、香港政府不管、中國政府不管)的地方,四周佈滿危機。這次讓我們為大家揭開九龍寨城的神秘面紗,發掘其中值得被人留意的古蹟和建築。

九龍寨城位於當年的九龍半島東北角。它的歷史大概分為兩部分:1847年由清廷政府建成的九龍寨城以及其後為人熟悉的三不管年代。早於15世紀,九龍寨城已被中國官員使用。他們在1668年於該地建起一座塾台,在1810年更興建一座炮台。於是,一座由四道城門、六座瞭望台和石牆組成的寨城於1846年至1847年期間建成。

二次大戰後,人們於寨城興建大量多層樓宇,九龍寨城亦同時慢慢步進「三不管」年代。其實「三不管」本來並沒有官方定義。1949年以前,由於香港警察以及香港政府均無權進入寨城,形成港府不敢管、英國政府不想管、中國政府不能管的局面。民間繼而稱之為「三不管」。當時,大量難民逃難至香港,寨城內人口激增,治安和衛生環境惡劣。再加上寨城長期處於無政府狀態,黃賭毒行業流行,城內亦變成罪惡的溫床。

1987年,香港政府和中國政府達成協議,清拆城寨,並且於原址興建公園。清拆過程中有不少文物被發掘。其中最大收穫分別是兩塊於寨城南門(此乃寨城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

klwallcity19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