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文武廟與大埔七約】

正是風雨飄搖之時,本想以人力解決問題,但最後卻發現許多事情都是無能為力,這種情況自古皆然。古人面對如斯處況,「盡人事」固之然重要,但同時亦會「聽天命」,求神明的保佑,而今人又有何寄託呢?

尋蹤覓蹟以往都為大家介紹不少香港廟宇,而這次要介紹是「文昭日月;武鎮山河」的大埔文武二帝廟。早前帶大家走訪過舊大埔墟火車站,而在火車站的一街之隔,就是新界首座法定古蹟所在之處,大埔文武廟。最為人認識的或許是上環文武廟,但大埔文武廟亦同樣被列為法定古蹟,甚具名氣,在新界的大埔七約中亦有着不一樣的地位和角色。

新界大埔墟市的形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朝,而提起墟市,自然就會涉及到利益與氏族。長久以來,大埔的墟市是由「新界五大族」管理,即是農產品及生產工具的交換地,當中會存在公秤制度,但亦會出現中飽私囊的事。「新界五大族」可視為較大的族群,而在新界亦有由數個小族群組成的群體,稱為「約」。

原來在大埔是存在過一個舊墟,設於1692年,由「新界五大族」鄧氏族人管理,只是隨住鄧師孟的死以及「遷界令」的影響,令到這個墟市衰落。此時,新的族群伺機建立新的墟市,而這個新的族群就是大埔七約。大埔七約由泰亨文氏族群與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組成。以文屋村為首,先在今大埔文武廟的位置建立勢力,與鄧氏的舊墟抗衡。雖然後來被官府打壓,但等到同治十二年的甲戌風災迎來了轉機。

1892年,大埔七約在太和市開設商舖,逐漸地太和市被稱為大埔墟,取代了原本大埔墟的地位,被改稱為舊大埔墟。而於同年,大埔七約的鄉民亦集資建興建文武二帝廟,可謂見證著大埔墟新舊取替的變化。

大埔文武廟最初用作七約鄉公所辦事處,為當時太和市的鄉民議事、供奉神明及行政仲裁的地方。不時鄉民間的事務或墟市內的買賣糾紛都在此處理。後來1954年新鄉公所落成後,辦事處便改為供奉文武二帝的廟宇。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