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墳墓的前身:紅綿路的域多利軍營(羅連信樓篇)】

又來到一年幾度的情人節,與愛情無關的阿蹟就在這個大時大節聯想到愛情的墳墓—婚姻,而執行的地點不少人會選擇位於紅綿路的婚姻註冊處,亦即是域多利軍營中的其中一座建築物。

域多利軍營(Victoria Barracks),又稱作域多利兵房,只是因為音譯的原故而與維多利亞的譯名不同。位處金鐘,紅棉路、堅尼地道及金鐘道交界一帶的域多利軍營,是當年駐港英軍重要的軍營,鄰近更有威靈頓軍營及美利軍營互相照應,對當時的維多利亞城極具戰略價值。

作為英軍登陸香港後最早期建設的建築物之一,域多利軍營是在1843年到1874年間逐步建立和擴建,而由於其位置的戰略意義,早在1840年代就已經有英軍進駐當中。在香港保衛戰期間,日軍自不然不會放棄佔領此處,域多利軍營重光後亦作出大規模的修復,故此假如大家前往參觀,不難發現當中的改建的痕跡。到了1979年的3月30日,駐港英軍將域多利軍營的土地交回香港政府,裡面大部分建築在1985年至1992年拆卸,並把原來的範圍改建成香港公園以及太古廣場。要知道軍營原來有十多幢建築物,但大部份已被拆除。現存的建築物包括羅拔時樓、卡素樓、蒙哥瑪利樓、羅連信樓、華福樓、與及已被列為法定古蹟的舊三軍司令官邸,均曾用作住宅及宿舍。

而大家今時今日用作譜寫人生新一頁的地方,就是當年的羅連信樓(RawlinsonHouse)。羅連信樓是域多利兵房中20世紀初建成的已婚軍官宿舍,以愛德華古典復興風格為主,原名准尉一號和二號宿舍(WarrantOfficers’Quarters1&2),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名大將羅連信將軍(HenryRawlinson),才改建和易名羅連信樓,到了1961年此處就改為駐港英軍副司令的官邸。

至於為何一級歷史建築羅連信樓會被轉型為婚姻註冊處,阿蹟就暫時未找到答案,但在這個一年幾度的節日就祝大家節日快樂!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