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棚先難友紀念碑——1918年跑馬地大火】

在大球場的後山上,有一座「戊午馬棚遇難中西士女公墓」,為的是安葬在1918年的跑馬地大火中不幸離世的六百多名罹難者,並建立「馬棚先難友紀念碑」作為紀念。紀念碑現時被列為法定古蹟,雖然地處偏僻,很少人到往,但仍然希望可以藉此銘記這段一世紀前的歷史。

以前馬場設有「馬棚」,是供非英國人觀賽的看台,以竹木搭成。1918年2月26日,正值農曆新春一年一度香港賽馬「週年大賽」的第二日,馬場固然萬人空巷,有約4500人入場,馬棚上也擠滿了不少觀眾。馬棚下是一排熟食檔,用大油爐煮食。結果下午三時左右,正舉行第五場賽事,馬棚因不勝負荷突然倒塌,不少人遭壓死壓傷,亦有觀眾跌落大油爐被活生生燒死。大油爐被塌下的木棚弄翻,一下子木棚便著火燒起來,一發不可收拾,場面極常混亂,很多人都走避不及,困在棚中被燒得面目全非。是次大火釀成600多人死亡,是為香港歷史上死傷最嚴重的災難之一。

(來源:wiki)

由於遺體數量之多,當時政府將咖啡園當作臨時葬地,沒法辨認或沒有親屬認領的遺體便埋葬在此。一些碎骨碎肉則經處理過後運到鵝頸橋的碼頭,撒在海裡。東華醫院在大火後派員救援及撿拾殘骸,並於三月初五禮聘高僧在愉園(今跑馬地) 舉辦醮會,超渡亡魂。

東華醫院亦與政府商議設立公墓,四年後獲香港政府將咖啡園地段作為永遠墳場,所有死者悉數安葬在咖啡園墳場「戊午馬棚遇難中西士女公墓」,並建立「馬棚先難友紀念碑」作為紀念。

留言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